制度文件

规划方案

9 公共基础课部语文类课程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  :  2021-10-28点击量  :  [17176]

公共基础课部语文类课程建设规划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序言中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实现文化小康,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而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对推进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大学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它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是其与生俱来的功能,促进文化发展、建设文明社会也是其义不容辞的重任。而作为大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理工科高校,与综合性高校相比,在文化发展方面居于弱势地位。综合性高校普遍比较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理工科高校往往更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容易忽视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因此,对于理工科高校来说,急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建设文明校园奠定基础,进一步为国家实现文化小康做出贡献。大学语文作为理工科高校的核心公共基础课程,直接影响着文化素质教育在文化素养、审美意识、道德情操、爱国主义、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此外,大学语文还能提高学生使用母语的能力,增加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在江南JN语文类课程是面向本科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包括两门课程,《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其中《大学语文》是艺术类大一本科生的必修课以及商务英语专业大二本科生的选修课;《应用文写作》则是江南JN财经专业本专科生大一的必修课语文类课程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站点,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于人才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类课程教学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语文类课程应明确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

一、现状分析

  1. 教师队伍、开课现状

  语文教研室(筹)现有教师2人,均为硕士研究生,其中讲师1人。语文类相关课程现开设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两门。教学任务少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归于文化素质课,临时由专业院系确定,难以开展相关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语文类课程在江南JN课程体系中地位尴尬,不符合实际需求。《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 年)》指出:“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综合运用能力,高等院校要科学设置相关课程,重点提高学生语文鉴赏、文字书写和语言表达与交际能力”。因此性质方面来看,大学语文是必备的语言基础课程,是学生进行其他专业学习的重要基础。语文类课程在学生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处位置并不合理,例如财经类本专科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然而他们刚接触大学,并没有面临考研与就业等实际问题。

  1. 学生现状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江南JN本科学生,文字基础比较弱,整体素质一般。尤其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主要表现在:

  (1)理想信念淡化。许多大学生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2)民族精神流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不知道,而对于西方文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

  (3)人格心理不健全。传统的美丑、善恶、雅俗的定义以及道德标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发生了错位。在校园里,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下;追求个性自由,纪律观念淡薄;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缺乏修养;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

  (4)人文基础常识缺乏。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阶段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高中阶段就开始分科,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又存在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导致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正如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所说的: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不少学生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最基本的艺术欣赏能力都不具备;有的大学生写论文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甚至连请假条都写不明白。

  大学时期是增长知识、全面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阶段,也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大学应为学生在精神上成人提供真正有效的营养。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语文类课程教学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二、建设目标

  1. 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根本宗旨。

  通过语文类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提升其精神品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其精神世界,提升语言水平和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生命意识,珍视生命价值。

  1. 创建大学语文类课程人文素质培养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对于语文来说,教师不能因循守旧,要改变中学语文以应试为导向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手机等工具为课堂赋予活力

    首先,应重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合理运用,尽量避免大篇幅文字式的枯燥的 PPT 展示,而是应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视频、图片、动画、网址等多种功能,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具有创意。其次,对于平时作业布置及答疑等课后练习与辅导环节,可通过互联网进行,主动与学生建立网络互动交流,这样既能迅速地与学生沟通并解决问题,又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后,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在课堂上可采用任务驱动式、情景陶冶式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1. 形成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学团队,促进语文类课程的教学及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三、具体措施

  1. 语文类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结合

    改革语文类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课程模式,通过建立项目任务载体,加强语文类课程建设,突出课程建设的作用和贡献,注重建设过程。

   2.人文素质教育观念要深入人心。

        在教师中开展理论学习,以《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为学习读本,认真研究领会,更新固有的教育观念,使人文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面对学生举行专家讲座,使大学生明确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任课教师经常与学生交流,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思想的光辉。只有思想上认同,才能激发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积极性,人文素质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1.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

 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用全新的方法、从全新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语文类教师可以利用大学语文中丰富的情感特质、审美潜能和文化因素,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将语言文学转化为更直观、更形象的画面和音响,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预设情境中,感受美的形象,把握美的真谛,提升美的悟性。例如,可以紧扣教学内容播放一些影像资料,以便有效、便捷地传达更多的知识信息;还可以在讲授诗歌时,选择美的画面、美的音乐,营造美的氛围,通过感觉、视觉、听觉等通感艺术,使学生能够展开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情感的愉悦和美感的陶冶。此外讲课中,教师儒雅的风度、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也是最能吸引和打动学生的。

  1. 优化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教学活动是教材、教师、学生三者的有机统。为了达到弘扬民族文化、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教师要依托教材、立足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学生受到求真、崇善、尚美全方位的教育。教学中,不但要在有效的时间里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课文字词句意的基本内容,而且要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深层的人文精神,从而让其心灵受到洗涤,在古今中外名篇佳作中思考人生的目的、价值和意义,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明确人生责任,追求人生的意义,激发创新的动力。

  1. 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语文类课程要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必须打破单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这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举措。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其一,和学校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以培养人文素质为中心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定期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建立学生文艺、文学社团,为学生列出人文素质培养必读书目,开展读书竞赛、演讲比赛、经典诗文朗诵大赛、专题讨论会等活动,努力营造健康、生动的校园人文氛围。其二,鼓励、督促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如普通话推广月宣传活动,畅销书畅销原因调查,城市的人文特征考察等等,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对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的情感,树立社会责任感,将人文知识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感悟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生命中,逐步形成高尚的人格。

  1. 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参加学术活动

    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要边教学边研究,随时做好研究记录。定期听、评课,进行教学研讨,交流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派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会议等。

   7.建立检查机制

 在学校及基础课部领导下,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成立课程建设检查小组,负责检查、评定课程建设工作完成情况,对课程建设进行监督执行和宏观管理。

 在语文类课程建设中,我们要争取课程安排稳定,教材使用稳定、教师队伍稳定,以保证群体教学水平稳步提高,逐步把语文类课程建设成为业务上过硬,教学效果优良,教学文件完备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