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赵红深)江南JN体育登录入口党委通过围绕聚焦理论学习、聚焦立德树人,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潜心教书育人,承担发展使命,为合格评估贡献力量,真正把学习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
聚焦理论学习,以史鉴今,厚植发展潜力
“党史”学习教育从3月份开展以来,学校党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与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迎评促建的实际情况,着力“六个注重”,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领学、促学”作用。学校董事会、党委会和校务会三会班子成员“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中心组学习会上轮流讲党课。与全校9个二级党总支和直属支部建立联络点,通过上党课、参加基层支部学习活动等方式,切实发挥干部“领学、促学”作用。
注重教与学相结合。发挥学科资源优势,专业领衔,将“党史”教育与学科深度融合,开设“书记开局项目”“书记讲党课”系列活动,讲好砥砺奋进的学科发展史。党委副书记结合党史学习回顾学校从中职到大专到升本发展史,马院结合党史学习讲述衡阳抗战史,各二级学院“双带头人”教工支部书记均面向全院师生开展了生动的“党史”党课。
注重用好现场党课。到郴州“半床被子”故事发生地等红色基地现场上党课,用红色文化来感染学生。拓展“爱国主义基地”教育渠道,与夏明翰故居所在地开展校地合作,与明翰村山水道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湘南学联、陆家新屋衡阳抗战纪念馆、水口山工人运动陈列馆和唐群芳故居等共建红色教育基地。开通“校园理论高地”活动渠道,凝炼红色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创造红色理论宣传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论坛、征文、演讲、话剧、微电影等活动,用红色文化来熏陶学生。构建红色文化育人的载体渠道,营造育人成才的红色环境,铸造江南JN国防教育展览馆和老兵连品牌,建设江南JN衡阳市国防教育基地;装扮毛泽东铜像文化广场、航空母舰科研大楼,“抗日飞机展”等红色景观,引领校园文化风尚,打造红色文化家园。
注重挖掘各类红色教育资源。江南JN坐落在抗日名城衡阳,距夏明翰故居仅 30 余公里,域内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学校建设了省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市级国防教育基地,校地共建明翰红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明翰红色筑梦基地等,校园中蕴含着众多的红色文化元素。学校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文化新内涵,提炼新时代精神标识,大力彰显红色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底蕴、时代价值和文化自信力,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入民办高校“三全育人”,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品位, 构建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民办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体系(简称“12345”模式),推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部门间联动齐头并进。学校党委注重各行政处室、各二级学院间联动,共享教育资源,共同学习进步。召开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通过讲述衡阳红色历史和学校红色文化建设,激发青年教师爱国爱校情怀和奋发拼搏精神。学生班团联合召开“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精神’主题活动”;党员积极分享学习所得,以党建带团建,让党史学习齐头并进。
注重营造学习氛围,春雨润物,内化于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学校官网等发布党史学习教育推文30余篇,“党史”知识推文10余篇,积极推动学校全面学习氛围的形成。
聚焦立德树人,潜心教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学校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一环,有效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整合学科育人资源,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党员教师的学科专业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
让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中心工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一是以评促建,学校“三会”靠前指挥,协调各方,组织梳理、总体布局、凝练学科特色,将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迎评促建成果全面呈现。二是以本为本,实行“四转”,强化“四感”,找准学生工作新坐标。推动儒家文化向法制文化的转换,增强学校的责任感;管理文化向服务文化的转换,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传承文化向创新文化的转换,培养学生的成就感;理论文化向技能文化的转换,内化学生的使命感。三是进一步推动本科教学改革,以重点教改项目为抓手,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不断提高育人能力和教学水平。四是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激励新机制,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江南JN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喜大丰收。在2020年湖南本科高校学生学科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24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67项、优秀组织奖6项。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质量都创历史新高,江南JN成为本年度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是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学科竞赛中最大亮点。
引导广大教师潜心立德树人,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江南JN红色文化学科优势,开设“红色课堂”。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内涵,广泛开展点面结合的红色文化宣教,凝聚“红色能量”,拓展课堂育人;发挥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育人功能,围绕“构建‘点线面’结合,‘四课堂’融合的思政课主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交互式学习中感知和体悟红色文化。
紧密结合中心工作,坚守初心奋发作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置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当中,攻坚克难、真抓实干。2020年学校党委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一是以党建引领推动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教育教学、招生就业等举措取得实效。2020很难。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学校1万多师生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学校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教育教学经受新考验,人才培养质量得以确保;舆情研判纷繁复杂,应对压力与日惧增;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以评促建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查短板持续用力,补弱项稳步推进……。这难,我们扛在肩上!
2020很强。29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录取新生5459名,外省生源充足;就业率86.37%,获评2020年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 “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交通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顺利通过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估;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高达99.3%,大大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通过率;晋升正高5人,成功引进高级职称和博士32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获省级以上科研立项93项、出版教材和著作55部……。这强,我们见证智慧!
2020很严。全面推进质量建设工程,狠抓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实训教学、创新创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合格评估真督实查力促落实,动真碰硬持续用劲,攻坚克难确保实效;辞退违纪犯错中层干部,失职追责持续从严;校风教风学风,持续从严……。这严,我们昭示担当!
2020很暖。教职工待遇继续提升;董事长刘福生第30次给贫困学生捐赠棉被棉衣;谢卫江副省长、市委副书记廖健等20余位省市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满天星交响乐团高雅艺术进校园,央视《我爱你中国》剧组来校海选演员;特变电工等大型央企和上市公司纷至沓来洽谈合作和招聘毕业生;各类社会考试在校设立考点,众多兄弟高校来访问;省厅各项检查评比获优,展现了学校新形象……。这暖,我们融入心田!
学校将继续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紧密结合,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检验学习成果的“试金石”。坚定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立足湘南、服务湖南、辐射全国,努力把学校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在湖南有较大影响力、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应用型高等本科学校, 致力于办人民满意教育与幸福需求的使命传递,奋力谱写民办高校新的篇章。
2021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