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 历历在目

作者: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9-27 点击数量:18900

2021年09月27日 | 来源:学习时报

“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

苏区时期,革命先辈们始终坚定革命立场、坚信革命必胜、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够实现。“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就是苏区精神“坚定信念”特质的生动体现。

方志敏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他把马克思主义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被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1935年1月,他带部队回到江西怀玉山时,被敌人包围。方志敏指挥部队战斗到最后,不幸被捕。国民党士兵搜遍他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坚贞不屈。8月初,国民党当局下达了“秘密处决”的绝密令。8月6日凌晨,方志敏被执行死刑。敌军执行处处长走到方志敏面前说:方先生,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方志敏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你能砍掉我的头颅,但永远也砍不掉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铁一般的坚硬的。

“反对本本主义”

坚持求真务实,注重调查研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这句话就是苏区精神“求真务实”特质的生动体现。

毛泽东对本本主义深恶痛绝,坚决反对,不仅反复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而且率先垂范,深入实际,作了大量周密而系统的社会调查,撰写了《兴国调查》《西逸亭调查》《大桥调查》《木口村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关于调查工作》《寻乌调查》等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军事、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开创了中国共产党求真务实、注重调查研究的新风,为中国共产党“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的价值追求,更是苏区精神“一心为民”特质的真实写照。苏区党组织和各级干部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关注民生,服务民众,改善人民生活,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和支持,铸就了革命战争真正的铜墙铁壁。

1934年1月,中央颁布了《优待红军家属礼拜六条例》。2月间,张闻天就在瑞金沙洲坝中央政府大礼堂召开干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会后,各部机关干部利用礼拜六和礼拜日轮流帮助附近乡村的红军家属和孤寡老人耕地劳动。张闻天也与大家一道,在地里锄草、种菜、挑水。由于缺少耕牛,张闻天亲自拉犁,开垦荒地。肩膀被拉得又红又肿,可他仍然坚持拉犁,还笑着说:天气这么冷,我们一拉犁身子就冒汗了,这可是不花钱的暖气!说得大伙儿都笑了起来。

“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

克己奉公、公而忘私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本色与崇高道德风范。在苏区成立的各级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属于人民自己的政权组织。成立伊始,毛泽东就特别强调“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大力倡导精简、廉洁、高效的作风,开展了反贪倡廉活动,加强了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广大苏区干部自觉坚持廉洁奉公,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从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政府,使“清正廉洁”成为苏区精神最鲜明的特质。

瑞金市叶坪乡叶坪村的谢氏宗祠是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它不仅目睹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诞生,而且它本身就是新生人民政权清正廉洁的象征。苏维埃中央政府组建伊始,财政十分紧缺,物资尤其匮乏,条件十分简陋。“一苏大”结束后,这个仅有481.61平方米的谢氏宗祠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

尽管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和艰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仍积极开展大规模的各项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改善了民众的生活。1934年9月11日,《红色中华》登载了中央审计委员会提交的《关于四个月节省运动总结》的一份报告。中央审计委员会通过对四个月来的节省运动的总结得出结论,我们可以夸耀着:只有苏维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

“像牛一样,努力奋斗”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苏区时期,艰苦奋斗成为干部群众的一种生活准则、一种工作作风、一种利益观念、一种精神状态。“像牛一样,努力奋斗”,是苏区精神“艰苦奋斗”特质的真实写照。

中央苏区时期,周恩来担任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革军委副主席等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但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艰苦奋斗,过着朴素的生活。当年的警卫员郭应春回忆:周副主席在建宁,生活很朴素。睡的是门板床,再铺上几把稻草。盖的是一床很旧的灰毛毯。后来缴到敌人的毯子,才发给他一条红色的毛毯。床上没有枕头,就拣了一块砖头垫上。我们洗面没有什么毛巾,用一块破布抹一下。周副主席和我们一样,有时用破布抹一抹,有时用手脸伏在水里一抹就算了。常常打仗缴来的战利品,我们想多照顾一下周副主席的生活,他都不要,都说归公。

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

苏区干部在工作中把群众生活与革命战争联系起来,把革命的工作方法与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他们满怀激情、脚踏实地,忘我工作、争当模范,在革命战争中真正负起了责任,既是革命战争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群众生活的良好组织者和领导者,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扩红运动、推销公债、拥军优属、粮食动员等各项工作,都被毛泽东评价为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这是苏区精神“争创一流”特质的具体体现。

苏区时期,赣东北省委、兴国县委、长冈乡、才溪乡苏维埃政府就是这方面的先进模范。正如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所指出的:“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同样,赣东北的同志们也有很好的创造,他们同样是模范工作者。”毛泽东还亲笔为兴国县题写“模范兴国”四字,予以褒奖,并号召全苏区干部要向兴国县学习,造成“几千个长冈乡”,“几十个兴国县”,作为我们“巩固的阵地”。

苏区时期共产党员的模范,是扩大红军的模范,支前参战的模范;是慰劳红军的模范,优待红属的模范;是推销公债的模范,粮食动员的模范;是节省运动的模范,文化教育的模范;是干部作风的模范,合作社运动的模范。兴国县委书记谢名仁力倡“用冲锋的精神做好革命工作”,被群众称为“不知疲倦的人”。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无私奉献,是无产阶级人生观。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苏区人民把革命当作自己的生命和无上光荣的旗帜,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战争,乃至“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是苏区精神“无私奉献”特质的体现。

何叔衡,是党的“一大”代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生前,何叔衡说过“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时受伤,为了不拖累战友跳崖壮烈牺牲。牺牲前对邓子恢说:“我革命到底了!”

瑞金下肖区杨荣显一家在革命前穷得可以用上无片瓦、下无寸地来形容。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杨荣显一家分得了土地、山林,几个儿子也娶上了媳妇,并生了小孩,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杨荣显一家人同全体苏区翻身农民一样,把保卫苏维埃政权、保卫土地革命成果当作保卫自己的切身利益来看待。在安排好家中事务后,他的八个儿子都先后参加了红军。不幸的是,八兄弟都在战场上壮烈牺牲。杨荣显老人八个儿子参军,是苏区人民无私奉献的典范。